在新能源储能领域,外壳拉铝工艺就像智能手机的金属中框——既要保证结构强度,又要实现轻量化设计。咱们都知道,储能电源外壳要扛得住极端温度、防得了盐雾腐蚀,还得在运输颠簸中保护核心部件。这不,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,采用优质拉铝工艺的储能设备,故障率比传统工艺降低42%。
咱们以某知名储能品牌的实际案例来说说门道:
就像搭积木要有精准卡槽,模具设计得兼顾壁厚均匀性(±0.15mm)、散热筋布局(间距3-5mm最优)和表面处理预留量。举个栗子,某型号外壳通过优化流道设计,良品率从78%飙到95%。
参数 | 常规工艺 | 优化方案 |
---|---|---|
拉伸速度 | 2.5m/min | 3.8m/min |
成品率 | 82% | 96% |
表面粗糙度 | Ra1.6 | Ra0.8 |
6063-T5还是6061-T6?这可不是随便选选。某客户曾因选错铝合金牌号,导致外壳在-20℃环境开裂。后来改用定制化Al-Mg-Si系合金,抗拉强度直接提升30%。
作为深耕新能源结构件领域15年的EnergyStorage Solutions,我们拥有:
立即获取专属解决方案:
📞+86 138 1658 3346
📧[email protected]
Q:拉铝工艺能做多复杂的截面?
A:目前最薄可做到0.8mm壁厚,最小内圆角R1.5mm,满足99%的储能外壳需求。
Q:表面处理会影响散热吗?
A:阳极氧化层控制在10-15μm时,散热系数仅下降3%-5%,在可接受范围。
储能电源外壳拉铝工艺就像给设备穿"铠甲",既要美观又要能打。从材料选择到工艺参数,每个环节都藏着增效密码。想了解更多行业干货?赶紧联系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吧!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