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不知道,一块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,温度能飙升到60℃以上。这时候,电池pack导热胶就像智能温度调节器,在电芯与模组之间构建高效热传导路径。根据UL 94标准测试,优质导热胶的垂直燃烧等级能达到V-0级,热导率更可突破5W/m·K大关。
应用领域 | 导热胶用量(g/kWh) | 典型热导率要求 |
---|---|---|
电动汽车 | 120-150 | ≥3.5W/m·K |
储能系统 | 80-100 | ≥2.8W/m·K |
3C电子 | 30-50 | ≥1.5W/m·K |
还记得小时候用的暖手宝吗?现在相变技术被移植到导热胶领域。在45-55℃临界温度区间,这类材料能吸收20%以上的多余热量,就像给电池装了个"蓄热池"。
我们最新研发的双组份自动点胶系统,将涂布精度控制在±0.1mm,相比传统工艺提升40%的良品率。这种设备特别适合处理异形电芯的复杂结构。
作为深耕热管理材料15年的制造商,我们为全球30+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我们的产品矩阵包括:
在为某头部车企配套的项目中,我们的导热胶方案将模组温差从8℃压缩到2.5℃。通过热成像分析,电池包在5C快充工况下,温度均匀性提升60%。这个改进直接帮助客户通过UN38.3认证测试。
随着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产业化,传统导热胶面临两大考验:
我们正在开发的无机-有机杂化体系,在150℃老化测试中,粘结强度保持率超过90%,这项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。
从材料创新到工艺突破,电池pack导热胶正在重新定义热管理技术的边界。选择专业供应商,不仅能获得性能卓越的产品,更能得到从材料选型到失效分析的全流程技术支持。
常规产品工作温度-40℃至150℃,特殊配方可达200℃持续使用。
建议进行2000小时高温高湿(85℃/85%RH)测试,同时搭配冷热冲击试验。
经验公式:热阻=厚度/(热导率×接触面积)。当厚度从1mm减到0.5mm,热阻可降低40%以上。
推荐采用"三明治"结构:相变层夹在两层高导热胶之间,这种设计能提升20%的热管理效率。
需要定制导热胶解决方案?立即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[企业简介] 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我们专注热界面材料研发制造,产品通过IATF 16949认证,服务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在动力电池、储能系统、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300+成功案例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