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rinov等采用AIMD模拟方法研究了[Pyr14][TFSI]离子液体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SEI膜的机理,模拟结果表明Pyr14+阳离子保持稳定并远离锂金属表面,而TFSI ...
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储能器件开发及性能研究,包括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电极及界面研究、无机固态氧化物/硫化物电解质开发和极端工况电池失效机理。
据美国能源部电池500财团报告,与LMO正极相结合,锂金属电池(LMBs)可以通过合适的电池设计提供高达500 Wh kg-1的能量密度。 沿着这个方向,富镍正极不断向低钴高 …
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,Si2Se2和SiSe2展现出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较低的开路电压,应用潜力很大。 研究了Si2Se2和SiSe2对Li-O2/Na-O2/K-O2电池正极反应的催化机理。Si2Se2 …
近日,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团队在AMR发表述评文章"Space-Confine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Materials for High-Energy-Density Batteries"。文章总结了空间限域效应在电化学存储领域中的独…
需要研究建立li+在电解质中的最佳传导途径的理论依据,或者开发薄膜固体电解质进一步提高其离子传输能力;lhce、shes效应等策略对锂金属电池性能提升有利,但仍存在较 …
该工作创新性的通过引入金属-有机配位单元,显著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综合性能,为开发宽温域 固态锂金属电池 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。这项工作是将功能性金属聚合物应用于电化学 …
本文重点介绍了MOFs作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储能机制研究进展,主要分为转化储能机制、脱嵌储能机制、物理吸脱附储能机制等,并分析了各类储能机理的储能特点及对电化学性能的影 …
为实现"高安全性、低成本、长寿命、环境友好"的目标,各类电池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、液流电池、钠硫电池、铅蓄电池等在基础研究层面不断创新和突破,本节主要简述近几年各类电池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